Tuesday 30 December 2008

该庸俗还是庸俗

当初办假证的时候,就对自己说,要进国家大剧院看新年音乐会和一场芭蕾舞,要去首都剧场看经典话剧

廉价的艺术总是对我有着十足的吸引力

目前计划正常推进,到了年关,正在我思考要不要买新年音乐会票的时候,单位发了票,在水立方,一个让人无法联想到交响乐的地方

 

对严肃音乐那点认识还停留在上学之前

因为隔壁的文艺叔叔花重金在那个年代买了一台巨大个的音响

已经记不清那个音箱为什么能大成那个样子了

肯定是比6岁的我要高的,顶上是放胶片唱盘的,双卡,好多按钮,两个巨大的音箱

说不清楚到底是喜欢音乐还是那些亮晶晶的按钮,反正每天下了幼儿园都要去那个叔叔家听古典音乐

叔叔见我听的入迷(也许我只是看着那些按钮发呆……),也试着问我声音是由哪种乐器发出的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认识了黑管,单簧管,长号,圆号,竖琴,最常被我忽略的反倒是最常见的提琴

长大以后,看电视里说外国人很喜欢拖家带口的去听音乐会

女人要穿晚礼服,男人要穿西装,而太小的孩子是不被允许入场的

有权势的会组包厢,手里拿着望远镜,用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显得高贵,连中途上厕所都不行

事实说明,这套,在我们中国,行不通

穿着从来不是重点,孩子在水立方里跑来跑去,大叔在演出时高声接电话,弥漫在周围的爆米花的香气,以及此起彼伏的闪光灯

当然,还有不适时的鼓掌……

在音乐喷泉开始表演的时候,甚至得到了比BBC爱乐更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这所有的一切都让我深切的体会到我们仍旧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千千万万受苦人和千千千万万万刚刚富裕起来的劳动人民,最起码50年不变

 

跑题了,我要说的是音乐,严肃的

 

今天听到了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轻骑兵》以及《拉德茨基进行曲》等好多新年音乐会保留曲目

我不知道那些作曲家的脑袋是怎么长的,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复杂,连贯,富有想象力,极具画面感的音乐呢?

撇开技术种种不谈(因为我根本不懂),单是听觉的享受真的让人放松和投入

音乐中的情绪是可以感知的,喜怒哀乐,抑扬顿挫,高潮低谷,还有怀才不遇的愤懑,不用文字,却也能讲故事

我能体会的仅限于此,第几号交响曲的第几乐章,快板慢板行板我也说不出来

我有时候还觉得指挥的韵律完全不在拍子上

总之,听一场音乐会又怎么样?该庸俗还是庸俗。

 

 

 

2 comments:

  1. 快板慢板行板的区别在于,1拍,2拍,3拍。

    ReplyDelete
  2. 您听古典音乐的段位已经比我高很多啦。

    ReplyDelete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