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30 October 2012

求学记——关于资源和效率

尽管我学的是能源政策,但这篇不是关于能源这种资源的,而是概括的说整个社会资源。

初到英国乡村,不适应的不是食物或者文化,那都是之后的事了,最不适应的是节奏

上公交车,每个人都要跟司机说自己要去哪,然后出示各种优惠证件,手上拿着东西的可以先放下再去买票,司机不慌不忙的给每个人收钱,找钱,买票,碰上老年人或者残疾人,司机要把车的底盘放低,放下轮椅踏板,方便他们上下车。我第一次上车,因为不熟悉当地的各种硬币,费了不少时间(大概有那么几十秒)买票,自己心里各种不好意思,但是司机仍旧笑脸相迎,后边的人也没有催促的意思。这样搁北京,售票员早就嚷嚷了,后边的人也肯定会抱怨。下车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跟司机说谢谢。

第二个例子就发生在今天上午,公交车走在一条本就只能一车通过的马路上,前边偏偏是一辆收垃圾的大卡车。没办法,公交车只能默默的跟在垃圾车后边,等工人把垃圾桶一个个的清干净,短短的一条路,走了足足10几分钟。车上的人依旧没有抱怨,平心静气的看着这一切。

同样的事情在学校也是天天见到。老师都有固定的office time,只要他在办公室,大可以推门就进,想问什么就问什么;图书馆的管理员不光整理书籍,还能辅助帮忙使用各种图书馆资源以及研究资源,比如,我明天就约了半小时学习如何使用文献索引软件。此外,学校还有几位老师专门负责帮助学生的研究或者语言培训,可以预约单独的培训,也可以上课学习。

这以上的一切都是在国内不敢想象的,归其根本,还是个资源数量和分配的问题。国内是僧多粥少(当然,僧相对多,粥相对少);而英国是僧多粥多。国内的整体平均水平相比英国确实要低很多,加上分配不均,两级分化更是严重。于是出现了少数人花更多钱享受更多资源的情况,而在英国,富人当然可以享受更高端的服务,而一般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十分富足,社会整体的幸福感都要高出不知道几个层次了。中国要追,一个要追效率,以更少的投入获取更大产出,二就是要改革分配。从这两方面看,贵党在路线上是对的,只是,各种不独立以及不透明让执行上始终有心无力。如何在现有制度上加强执行是重点。

回到效率的问题上,要说明的是,我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化本不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因为民主制度将公民作为主体,所以对于民众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的事。但是,就因为民主,每个人都可以声张自己的想法,资源无法集中,对于效率来说又未必是件好事。当然,我毫不避讳我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反感,凭什么你说办什么就办什么,我说的一件都不能办?

集权制度就是这样,你只能祈盼着有个好领导,而不能决定谁当你的领导。如果碰巧你碰上个好领导,比如新加坡那样的,那你就幸运了,如果你碰上的是金胖子一家,只能祝你好运了。至于中国,只能说一切还在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坚定信心,应该会更好的。

Monday 29 October 2012

求学记之——初到不列颠

十几个小时的飞行还算顺利,飞机上颠颠倒倒的也睡了6-7个小时,中途在土耳其转机,也许是地点的问题,让我感觉像在休假旅行,而不是来上学。


到了伦敦已经是第二天上午10点了,出关,取行李,然后远远的看见了各个学校的接机队伍。志愿者多为年纪很大的老年人,他们穿着亮色的志愿者背心,站在出口帮忙引导学生找到各自的学校。走之前预约了大巴服务,哪知道没有预定成功,但是学校仍旧想办法把我挤上了11点出发的大巴。路上还算顺利,到exeter的时候已经是下午3点钟了。不幸的事,我的行程还远未结束,从exeter到cornwall还要有3个小时的火车。

火车3:25开,我们3:20才到车站,拎着两个行李箱狂奔到1站台的时候,我几乎虚脱了,将近20个小时的旅程实在是对身体的极大挑战,而且,我在飞机上几乎没有吃东西。列车本来已经关门了,管不了那么多,开门就上,不然又要等2个小时。就这样,一手推,一手拉,还有肩扛,跌跌撞撞的到了cornwall。还好学校安排了出租车在火车站接,不然真的有心卧轨了。

到传达室取了钥匙,一进宿舍,有张中国脸出现在眼前,还是个北京人。顾不上收拾,先去咖啡馆买了张pizza,做了水,吃饱喝足,精神也好了很多。本来花重金在学校定了吃的用的,想的就是第一晚能安然入睡,没想到周末人家不上班,也没安排送货。就这样,我的第一晚就这样和衣而卧了,在郭德纲的相声中睡死过去。

第二天,去学校领了床单被褥。质量之差简直让我难以忍受,而且深深的不理解,为神马英国喜欢在床单被罩的材料里使用麻,多扎啊~~无奈,还是made in China。这个价格在北京已经能买个质量上乘的棉被和5件套了。。。

为了尽快开火做饭回归正常生活,第一周基本就是在超市购物中度过的。还去argos买了锅碗瓢盆,看着日渐丰盈的厨房和房间,筑巢心理稍稍得到了平复。英国的物价还算合理,除了纸制品比国内贵上许多,其他的价格也不是国内无法想象的。想跟在国内时享受同等的生活质量已经是不可能了,还好奖学金能帮忙解决不少问题。

英国学校的服务质量是真没得说,各种问题都有人能帮忙解决。注册,医疗,警察局,银行,这一件件事情跑下来,就算是暂时安顿好了。还有就是各种优惠卡,火车的,洗衣服的,boots的。

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敢恭维,也许是国内大学进步太快,硬件已经相差无几。但是1个老师带4-5个学生,这种教学资源是国内无法想象的。你可以跟老师像朋友一样的聊天,问问题,那怕是问那种特别白痴,但是你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完全不会有任何不好意思,人家只有一句话,no problem is small problem if the answer is important to you。

第一周的课我全上了,不管是选修还是必修,主要是去看看导师的质量和课程内容,作业不是我选择的重点。最后选了一门与发展有关的课程。这样,我这学期就要上4门课,有8个作业,基本都是论文。最怕写英文,现在是自己挑战自己了。还有个难事就是读很多英文文献和书籍,这也是我特别不擅长的。有时候觉得这就是天意,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我一点也不羡慕没有作业的人,我想挑战自己,因为我知道,付出总是有收获的,这不就是我来英国的原因吗?

有人问我你来cornwall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后不后悔。有时候真的会。毕竟看到其他奖学金的同学在伦敦吃喝玩乐就很羡慕。但是我也在想,也许我拿到了LSE或者UCL的offer就没有奖学金了,两者到底如何取舍?毫无疑问,我会选择来cornwall。大都市的繁华并不是我的重点,我希望能在这英国乡村享受片刻宁静。

课程里有一门是中国老师教授的能源经济学。一大堆的抽象经济学名词,还有我最不擅长的数学。一周的课上下来,精疲力尽外加心理挫败。弄得我现在都不想再看任何英文。老师是深圳裔香港人,在香港和深圳都有自己的公司,还有3个孩子,两个在英国。因为马上就要去爱丁堡教书,他已经没有什么耐心在exeter待下去了。教课的质量不敢恭维,但不得不说,他是个聪明绝顶的人。记忆力好,读书速度奇快,而且数字的感觉也很好。这种人不管在哪个国家都是吃得开的。

他老说我是专家,弄得我很不好意思。自己其实很明白,看到的都是表象,缺乏理论依据,一深究就力不从心了。这也是来上学的主要原因。而充实自己,读书是必经之路,没有偷懒的理由。

学校打印很贵,交个作业就要花上十几块钱。老师可怜我,给了我一台自己用了8年的打印机。虽说岁数不小了,但是功能还很齐全,除了打印时隔壁都能都得见的噪音以外。我很知足,在这种穷乡僻壤能遇到好人帮忙实属不易。

就这样,在交了两篇paper之后,我的不列颠生活已经过了一个多月。语言仍旧是学习最大的障碍,不是学不得,是学得慢。native speaker一天能做完的我需要3天,人家一听就明白的,我得看书听课弄上一阵子。不过无所谓了,我知道自己能行的,无非是时间的历练。

写博客能让自己的心静下来,重新找到动力和信心。我会继续记录,也算不枉费自己在英国的这一年。

Sunday 28 October 2012

求学记之——前传

毕业6年,结婚3年,就在一切都慢慢走向正轨的时候,我决定来上学。

读研究生的想法从大学毕业时就有,那时要靠父母支持,而出国念书的费用基本要把家底掏空,无奈放弃。

第一份工作每月的工资只有1200块,因为转正要签3年合同,总觉得不值,所以还没做满半年就辞职,进入NGO行业,算是条不归路。再也与发财挣钱无缘,至多只能是有体面的收入,不至让父母担心。

第一家供职的机构是个外国人创办的草根机构,工资不高,没有保险,而且直接发现金。每个月拿到厚厚的一叠钱,感觉好极了。那时胖子每个月也就是3-5000块,俩人过的很滋润,时不常的后海散步,景山观景,外加鼓楼吃喝,竟也攒下了近3W块。

之后机构突遭变故,拿着十几万的项目四处找人收留自己。最后一次跟老板说自己要找工作时,不争气的哭出了声。实在不想走,但是又不得不走。现在回想起来都不知道自己那段时间是怎么过来的。不敢跟家里说工作的情况,每天仍旧准时出门,坐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想着,好日子总是匆匆而过。

正巧绿和在招聘,凭着自己简短的工作经验,也算蒙混过关,从草根跃升成为国际机构的一位“主任”。同事多为海归,要不就是国内名校,相比之下,自己感觉也很惭愧。

第一年基本在挨骂中度过,老板的严厉对我来说是件好事。收入已经不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了,毕竟五险一金相当齐备,年假也比一般企业要多,自己相当知足,只希望能迅速成长。

无奈自己的低姿态进入被视为一种萎靡不振以及软弱,稍显坚定的时候又被视为不听取别人意见。这其中的拿捏只有慢慢掌握,人不就是这样慢慢成长的吗?

转眼间,前老板被挖墙角美国赴任,行前恳谈,问我到底怎么个计划,不假思索,我想上学。说的容易,实为藏在心中好几年的想法,说出来感觉无比踏实。回归内心总是满足的。

一年时间,工作,申请,考试,不巧的是胖子身体出现异样,让求学之路再次变得模糊。四脚朝天的生活让自己无暇顾及琐事,总是担心自己不能扮演好各种角色,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殊不知,精力有限,本就不能事事周全,总要有个轻重缓急。

岁数大了,家庭必然要放在第一。还好胖子慢慢恢复,也让我心里的也少了一分担心。但是看到学费和自己的存款之后,还是让我的心又紧了起来。上学,虽然我们有能力支付所有费用,但结果就是胖子不但不能来英国,而且一年之后,我们要回到赤贫状态。相当于6年的工作白干,一分钱存款都没有。这个代价我到底能不能接受?这个问题在我脑子里转了很久。结论是,不能。所以,我一度想要放弃上学。我知道,这会是个让我后悔的决定,但是我仍旧不想连累我的家人。

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奖学金的候补成功让生活在一次出现转折。我像范进中举一样给家人朋友打电话通知,在电话里,我无法抑制的笑出声,不难理解,30万的现金从天而降是什么感觉?而且不偏不倚的砸在了我的头上。我向来不买彩票,自认没那个命。但是这次真的是让我感受到了中头彩的感觉。

临行前的准备不紧不慢,慢慢的交接工作,慢慢的享受自己在北京最后的这段日子。外加经常参加每周五晚的happy hour。这竟成了我在绿和度过的最美妙的时光。

因为绿和的缘故,自己在看待一件事情上总是少不了一些立场,一些观点。渐渐的,越发感觉被洗脑,也越发的反感被洗脑。所以给自己定了个学习目标,就是要去立场化,尽量中立的看待每个讨论。既然已经离开,就离开的干净彻底些。跟同学介绍也都是说自己刚刚辞职,只是个穷学生而已。

可能是出差习惯了,机场送别并没有什么悲情戏码。拖着行李,我就这么又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