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6 December 2012

求学记——我是来去立场化的

工作一段时间重新上学,如果不是MBA,那应该就是一次大假

因为之前供职的机构是一个理想化且爱憎分明的组织,所以有很多立场,哪个对哪个错都落在纸面上,几经背诵理解之后,仿佛那就是现实的样子,而融在血液中了,应该说是另外一种洗脑

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是不是机构的立场就是个人的立场?这个立场到底站不站得住脚?这些问题在跟别人思维碰撞的时候总是不经意的跳出来。但是为了维护机构利益(毕竟拿着人家的工资,总不能说自己人不对),还是要强出头,硬顶下来。

现在既然有跳脱机构的机会,就不妨拿之前的所谓立场或者理解碰撞一下,也算是一次理解上的提升。让人失望的是,之前的立场还是会不经意的跳出来,开始会很生气,自己为什么如此软弱,无法抑制。后来想想,之前的理解到底是对是错。如果是错的或者片面的,那么什么才是客观正确的。

理解总是在不断碰撞中螺旋前进的。有人一下就能碰撞出结果,而我比较愚钝,得碰来碰去才能明白一二。别懒,别怕疼,既然知道自己是哪块料,就碰下去吧。

其实之前的供职机构是个很好的地方,同事有热情,很善良,交到不少好朋友。除了做起事情来有些偏执。但有时候偏执不是坏事,如果你笃定自己做的是对的。所以我现在也并没有决定是不是还要回到那个机构去工作,因为我还不确定自己做的是不是对的。这也是我来上学的另外一个目的吧。30岁,我要清楚的指导自己要的是什么。

求学记之——学期结束

好歹是把博客搬家了,wordpress虽说也挺好用,但是国内用起来还是太麻烦。blogger也有利有弊,好在已经使用了google的其他产品,同步起来比较方便,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国内仍旧需要翻墙,而且中文字体简直太丑了……

好吧,言归正传,这篇是对来英国的这三个月的一个总结。

时光飞逝啊……三个月眨眼就过了,想起来就很高兴,还有一个学期就要开始毕业论文的工作了,如果顺利的话,希望能早点回家。给自己一个deadline,拼死拼活也要在那之前把论文搞出个样子来。

那天坐同学的车,坐在后边就没有系安全带,被告知还是要系,就嘟囔了一句,在中国坐在后边是不需要系安全带的。捷克同学回过头说:“啊……已经在英国了,就不要说中国这样中国那样的话了……”我一想也是,何必要纠结于中国如何呢?然后反省,我是不是经常这样?看来new year revolution,不说“中国如何如何”可以成为一项。

好像来之前就笃定一定要回去,所以从不急着找工作,也并不在意与这边的同学关系。加上自己已经一把年纪了,跟90后或者85后的人接触起来还是有些隔阂,况且他们都以熬夜party为乐,我这身子骨实在经不起那折腾。那天跟老师说,打算在英国的这个第一个圣诞没准也是最后一个圣诞去伦敦以及爱丁堡转转。老师说,别急着说最后一个,没准你能在这找份工作呢。很高兴她这么说,让我对自己在英国的就业产生了兴趣。但是仍旧很担心自己对英国的了解不足以在就业市场上有竞争力。

最后的两个作业写的很揪心。总结起来还是英语水平太差,特别是阅读。文献读得慢,想的就少,写起来就缺少重点以及创新。第二是记忆力太差,明明刚度过的文章,转眼就忘了是在哪看过的,在找文献上浪费了不少时间。不管怎么样,多读还是第一要务,作为一只笨鸟,先飞是一定要的了。

不知道这次的作业能得多少分,既然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上学,network是捞不着了,只求在知识上能有所收获,不然混个文凭实在是浪费时间了。

就在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很宏观的system change,曾经一度很恐慌于自己无法考虑细节问题,后来发现是很喜欢讨论宏观问题。这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深入了解吧。不管是宏观还是微观,找到兴趣点总是好的,想想也是,自己最怕的是不知道在往哪个方向走,不知道自己的产出可以汇聚成哪些更大的变化,于是习惯于了解big picture,讨厌做琐碎的细节讨论。还真是很爷们的研究方向呢。

通过写作业还发现了一件事,就是我真的不喜欢做研究。上班总有下班的时候,但是如果做研究,就没有下班的时候,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私人时间。永远不能安心的看很缺心眼的偶像剧,花痴的看着屏幕流口水。也许别人可以,但是我真的不行。只要事情没做完,就一天到晚的想来想去,太痛苦了。这也就是个3000字的作业,要是个3年的研究可以,我大概会心力交瘁而死吧。。。也许我就不是个self movtivate的人,需要别人给我压力,因为我自己给自己的压力会更大,直到把自己压垮。难道说是因为我实在太靠谱了吗?我真的无法面对别人对我失望,那样会让我对自己更失望。

最后,在读英文的同时,还要坚持读中文,我已经发现自己的中文水平直线下降,写的东西也缺乏之前的语言风格了,真要命,英文没提高,中文还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