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8 April 2010

香港之行

其实之前是要去曼谷开会的,因此还让胖子买了去曼谷的机票,办了去泰国的签证
结果,倒霉的红山军的campaign peak竟然就在我们出发前不久
最后闹得签证办了,机票买了,生生的去不了,最惨的是机票还不能全价退……
还有一些影响,就是胖子马上就没有裤子穿了……国内没有卖那么大号的

所谓好事多磨,就在会议马上就开始前几天,冰岛的火山又爆发了
欧洲同事被堵在了他们那块大陆上
而由此产生的影响,就是本来两天半的会,只有一天半了
凭空多出来一天购物时间

第一次到香港是去台湾的时候,在香港转机
没有踏出机场半步,而且当时满脑子都是不要被“老大哥”发现的想法(哦对,我最近在看《1984》),紧张兮兮的左顾右盼,只吃了一碗50元港币的面条就草草了事了
话说这次也没有体面到哪去
因为时间不允许办理港澳通行证,只能拿着泰国签证去机场
这里要吐糟一下我党的办事效率,办个港澳通行证要10天时间,还没有加急服务,除非你要去奔丧或者治病
我是去中国的领土唉,竟然要比去别的国家的签证还要慢,不知道是哪个环节阻碍了我们去香港拉动GDP,恩,当然是人家香港的GDP

初到香港,感叹北京住房的宽松环境,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
寸土寸金的香港,买楼是妄想,即便有个容身之所,也是狭窄无比
更容不得你去想正南还是正北
走在大街上,特别是中环,基本晒不到太阳
著名的IFC直入云霄,据说在顶层开会如入云端,低头看就是维多利亚港,想必这就是富人们的乐趣了

同事来港消费奢侈品
我也随她出入各种奢侈品商店
据说香港是亚洲的奢侈品文化发源地,可与东京齐名
可见香港的发达程度不是内地其他城市可及的,望其项背者也很难找
毕竟是种文化,与单纯的消费是有很大差别的,对,说明白点就是,暴发户顶多只是能照顾到自己物理的需求
我是个奢侈品菜鸟,而且也不想对这件事情有进阶的研究

消费奢侈品是个购买力的问题,满足欲望的问题,说到底还是购买力问题
想想我们去年连买房带装修,用去了我们4-5年的所有积蓄
其实4-5年能买房已经让我们足够骄傲了
但是看着可怜兮兮的银行卡,搜遍全身也不够那一块表的价格,还是让人很尴尬
感叹这贫富差距啊
我有时候觉得天平座就是很享受左右摇摆的自虐倾向

价格高只是奢侈品的表象,同样的特质还有手工制作、产量极低等等
特别说到手表的话,瑞士表当然无出其右,机械表又是上品中的上品
潮流总是这样,机械表曾经是人们唯一的选择,技术发展了,电子表取代了机械表,光动能取代了电子表,而人们却又装13的说机械表才有纪念意义
看看那些经历了百年的老厂牌,不管是低调的IWC还是高调的欧米茄,又或者温总戴的江诗丹顿
说保守也好,说传承也罢,都透露着那么一些统一
而表露得最明显的,就要数一些为了传承的纪念——怀旧款腕表
同事买的就是那种
我觉得我奶奶戴的老上海也跟她买的新表无二
这种在潮流而下缓缓流动的暗涌总是历久弥新,给人回归的感觉,其实就是踏实
哈哈,60K的价格戴在手腕上踏实吗?
是不是怕敲键盘的时候磨坏了?做饭的时候弄脏了?
奢侈品离我的生活很远……

同事问我来香港有什么安排,我说,我对大城市没有任何期望
在香港能买到的东西北京都有,只是价格问题
在港币贬值的今天
所有价格都被直接打了88折
所以搬了三台OSIM按摩仪回来
作为陪逛奢侈品店的回报,同事帮我把OSIM从尖沙咀搬到了上环的酒店
两个人,像倒爷一样搬着按摩仪,从尖沙咀坐star ferries又倒铛铛车回到了上环,其中一个人手上戴着IWC的腕表和Harry Winston的钻戒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在燕莎outlets见到的那个坐30路来买宝姿的女孩
把奢侈品作为奋斗目标又有何不可呢……

说到1984,恩,是一本反对社会主义集权的“科幻”小说
老大哥,真理部等词语就出自于此
看得时候不停的对照现实来看,让人不禁毛骨悚然
之后又在香港买了英文原版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完……

看着五一就要来了,只是外边的大风实在让我的外出兴致大打折扣
希望到时候能春光明媚
毕竟5月4号就要立夏了……
我现在还穿着棉袄和秋裤呢……

1 comment:

  1. 前一阵子英国档案还是什么文献解密公开,奥威尔大爷当年给军情部门提供了一份“红色名单”。也是个说一套做一套的家伙啊。我其实更喜欢他的散文。读书时被布置过一篇他在缅甸打大象的文章,比小说棒多了。

    ReplyDelete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